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相关读物  学案第3页

  《中庸》虽非孔子亲笔,但却系统而完整地阐发了儒家"中庸"思想。朱熹不仅强调它是"孔门传授心法",而且强调它的思想"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他认为《中庸》是"四书"中最难读懂的,认为读"四书",应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才能读《中庸》。

  3.文化常识

  《礼记》和《中庸》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中庸》原是《小戴礼记》(即后世通见的礼记)中的一篇,第五十二卷中庸第三十一。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自主学习

1.易误读字

须臾(yú)   忌惮(dàn)   不肖(xiào)

不眩(xuàn) 笃行(dǔ)

2.一词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