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归园田居》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归园田居》教案第3页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养家糊口 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

  明确: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