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 学案第4页

2.钠、钾失电子能力比较

(1)实验现象:

相同点:金属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呈红色。

不同点:钾与水的反应有轻微爆炸声并着火燃烧。

(2)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3)实验结论:

与水反应剧烈程度:K>Na;金属的活泼性:K>Na。

3.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

结构及性质 规律 原子半径 Li Na K Rb Cs原子半径增大 单质的还原性 Li Na K Rb Cs单质还原性增强 与水、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Li Na K Rb Cs与H2O、O2反应越来越剧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LiOH NaOH KOH RbOH CsOH碱性逐渐增强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从Li到Cs,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

例3 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K与H2O反应最剧烈

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