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3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3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命题特性 近几年全国文综卷主要考查与斯大林模式相关联的主干知识,基本以选择题为主,试题选材多样,情景设置、命题角度新颖。试题一般为第34题,充分体现了对考试大纲的落实,凸显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核心素养要求的渗透,注重考查内容的纵横向比较,提升材料处理能力要求,有一定难度。如2018年全国文综Ⅲ卷第35题考查了二战后苏联经济建设、2017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4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2016年全国文综Ⅱ卷第34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下工业化成就、2015年全国文综Ⅱ卷第34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2017年全国文综Ⅲ卷第34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改革等,其他省市试题也大多涉及斯大林模式 备考启示 从这两年全国卷及各单独命题省市的命题导向看,试题体现了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概念及历史核心素养等的有意渗透。因此,在备考时应注意:

(1)注重夯实教材基础知识,要重视对相关历史阶段特征、历史概念名词的认识和理解。

(2)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斯大林模式的分析和理解,要放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掌握历史的判断方法、标准。

(3)注意与中、美等国相关政策、制度、改革等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性学习,拓宽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4)要注意加强对图片等材料解读技巧、分析能力的训练,尤其要高度关注题目的时间信息。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改革部分的内容这几年涉及较少,今后复习时仍值得注意

考点1 "斯大林模式"

1.(2018·全国文综III,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由材料中七年经济计划的规定可知,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仍以重工业为中心,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马歇尔计划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七年经济计划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到七年经济计划的任务目标,未涉及国家对经济控制的程度,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全国文综II,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取外汇发展工业,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B项错误;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2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3.(2017·全国文综III,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据材料中"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赫鲁晓夫为了改善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造成苏联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