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第5页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苏联,1928年的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③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④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讲史料]

(1)①注意不同行业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对比;②注意"备注"通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2)③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强制剥削。

(3)④强调公有制的规模和程度。

[用史料]

(1)史料一、二反映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请你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史料一中的图表反映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史料二反映斯大林时期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特点。

(2)史料三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请你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史料三表明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