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案第2页

1.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探究点一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探究导引

议题: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坚持民族团结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飞渡,又有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中华民族的历史,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

(1)你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来历吗?

(2)谈一谈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答案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核心归纳

1.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没有民族差异

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民族平等否认民族差异的存在。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用民族平等来否认民族差异的存在,不利于正确解决民族差异。民族差异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

2.对少数民族采取特殊照顾政策不违背民族平等原则

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特殊照顾政策,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