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议一议: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观察角度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诗人所见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可先让学生找出"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表示地点转换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群 学:

  蕴含道理的诗句以及道理分别是什么?

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自主探究二:变换角色、交流认识

演一演:扮演苏轼,可问其他同学"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问一问:做一次采访者,可问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

议一议:老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同学和身边的事物呢?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三、达标测评,拓展延升

1、自己出一期手抄报。

要求:选取学过的两首写景古诗,为其配上合适的图画,同时还要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