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
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概况

内容 过程 结果 农业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手工业 手工业者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2)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提出当前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影响: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

  (1)"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3)后果

   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②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4.政策调整

  (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2)方针: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③

  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许多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