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 第2课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  第2课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案第2页

  合理的经济结构,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等。

  特别提醒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不同。它是在特殊条件下起步的,一开始就侧重重工业;而西方工业化走的是一条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道路。

  思维点拨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增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需要发展军事工业。

  (2)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

  (4)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重工业。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苏俄农业仍是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s\up3(01(01)集体化的方针。

  2.目的

  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实施

  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4.影响

  (1)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并未促进\s\up3(02(02)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1932年底,\s\up3(03(03)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思维点拨

正确认识苏俄(联)的农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