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为世界工作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为世界工作   学案第2页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说起

马誉炜

   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深厚的友谊,而且从始至终洋溢着纯洁和高尚的美德。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在长达近40年的合作中,他们同甘苦、共患难,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起草共产主义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家境困难时,恩格斯经常给他寄上解救贫困的英镑。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花费了十多年时间帮助整理马克思《资本论》的手稿,使《资本论》二、三卷得以问世。

   这就是真正的朋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一个人,为何交友、怎样交友、交什么友?其基本原则和真谛仍没有改变。翻开人类历史,大凡成大事者,身边总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真正的朋友相助。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结下的纯洁而又高尚的友谊堪称楷模。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情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实证明,共同目标是友谊的基石。人生最重要的是对事业的追求,交友一定要以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为基础。

   当今世界,常常有人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交上真正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朋友的难度之大。最为常见的是,一些人交友的原则是趋炎附势:今天你大权在握,你的朋友就会遍布天下,老乡、同学、战友、老部下,凡是和你能搭上界的,甚至压根儿就搭不上界的也找个由头去拉拢你,似乎都是知心朋友,他们可以和你称兄道弟,推杯换盏,甚至向你盟誓两肋插刀云云。但有朝一日你的权力不在,或是你遇了难、倒了霉,再看那些朋友,早也就"树倒猢狲散"各奔东西了。正所谓:得意时朋友认识了你,失意时你认识了朋友。朋友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世态炎凉、真善美丑。还有一些人,交友的原则是唯钱是图:为了捞取钱财,不惜出卖党性原则,不惜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不惜坑害黎民百姓。这些年,某些领导干部,行贿受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教训极为深刻。还有一些人处事圆滑,左右逢源,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说什么:批评上级担心官位难保,批评同级担心关系难搞,批评自己纯粹自寻烦恼,批评下级又怕丢了选票。还是宋人欧阳修说得好:"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他还说:"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寡则散。"

   如果我们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友情这面镜子一照,也许就照出了时下一些同志与人交往中的差距和问题。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从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层面上去考虑与人交往和择友的问题,是否注重了交往对象的道德素养和才干能力,是否坚持了多奉献、少索取的处世交友原则,是否想到了与友人一起肩负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也许有人以为这样讲是小题大做,交友似乎不必与政治扯在一起。其实不然,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不能小看这个问题。从实践看,党员干部在择友、交友的对象、方式和范围等方面,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党员干部的思想素养和作风,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党员干部的威信。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征途上,很有必要提倡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观,建立起如他们之间那样的真挚情谊,携起手来,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共同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骄人业绩。即便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倘若有这样难得的友谊做伴,谁又能说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呢?

1.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世界工作的一生。他为了正义事业曾屡遭打击: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2.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马克思长期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当,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给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在事业上,他们更是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伟大的友谊,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写作运用]适合"奉献""忘我工作""追求""毅力""理想""友谊"等话题。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