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核舟记》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核舟记》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2页

一、导入

二、作家简介

三、新课教学

(一)检查预习

(二)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四)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 一、导入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

  设计(二)

  同学们,我们常常使用成语"鬼斧神工"来说明某物的精致程度。同学们可以说出哪些物品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呢......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

二、作者简介

魏学洢(yī) 明代人

补充: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大致相当今中央部的办公厅主任),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魏学洢扶枢还乡,悲愤而死。他一生没有做过官。

三、讲授新课

(一)检查预习情况

  要求学生预习内容为:使用A4纸画出核舟图。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 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三)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

(1)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通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3)边读边和自己画的核舟图作比较。

2.合作学习

(1)和学生共同读课文,点评学生的核舟图。

(2)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

  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起到收束作用。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概述核舟作者的时代,姓名和其雕刻工艺的奇巧,指出核舟的由来及其主题。

 第二部分(2~5),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貌。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6),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内容总结:作者同对核舟形状和舟上的人物形象的细致描述,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扬了他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

(3)再次阅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明好的缘由。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③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明确:第一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与苏黄形成宣明的对比。

 第二、三句描写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得,一个神情专注,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氛围。

(4)通过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归纳本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

 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

 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四)小结: 《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篇幅仅400余字,却完美地展现了"核舟"的形象。文章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按总-分-总结构全文,主体部分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顺序具体说明,是我们学习作文写作的一个典型范例

四、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又用篆章一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五、作业

1.背诵2~4段;

2.完成课后第三题。

3.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 1.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

2.借助提示再次预习阅读。

3.学生边阅读,边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对与思考。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重点的读课文。

5.思考与归纳

6.练习 1.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查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3.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4.使学生在阅读与比对思考的基础上理解作品。

5.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清晰思路,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并把握语感。

6.培养学生思考与归纳能力。

7.检测学生程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