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三单元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共2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4 第三单元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共2课时) 教案第2页

【导入新课】

  当我们外出旅游,沉醉于秀美的湖光山色时,一定会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灰石岩层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岁月侵蚀之后,会形成各种奇形异状的溶洞,如何形成? 小朋友吃糖不刷牙易形成蛀牙又什么原因?这都与我们要学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有一定的关系。

【图片展示】 千姿百态的岩石、溶洞、蛀牙。

【老师】现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之前,我们首先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一:在NaCl的水溶液中,再加入固体溶质,固体有没有溶解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分两种情况:当溶液没有达到饱和时,固体能继续溶解;当溶液达到饱和时不能继续溶解。

【老师提出质疑】达到饱和后固体真的不能溶解了吗?

【图片展示】将形状不规则的NaCl固体放在饱和食盐水中过了一昼夜后发现变成形状规则的固体且质量不变。你得到什么启示?

【老师提示】联想如何改变固定形状的积木?拆--拼。

【学生】其实有溶解也有结晶的过程。质量不变说明这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

【老师】可用NaCl(S) Na+ (aq) + Cl-表示

【老师】问题二:NaCl能不能与盐酸反应?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在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实验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老师】你认为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联系问题一)

【学生分组分析讨论】白色沉淀是NaCl。

      原因:NaCl(S) Na+ (aq) + Cl-(aq)

加入浓盐酸,C(Cl-)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有NaCl固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