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半张纸 教案5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半张纸 教案5第2页

"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小说的主题具有多义性,除了人世无常这一主题,你们还能读出什么呢?

(可设计问题引导:主人公在看半张纸前后,心理有什么变化?或者设想:主人公看完这半张纸上的内容后,随手丢进垃圾桶。这样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影响吗?)

参考:我们要珍惜曾经拥有的幸福,乐观地面对生活,满怀希望地开拓新生活。

你是怎样读出这一主题的?

参考:"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因此,他高高地抬起头走出去,骄傲,快乐,这充分表现他面对人生大不幸而不悲观失望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那主人公一开始就是骄傲快乐地来到这间房子的吗?还是有什么东西促使他发生的心情的转变?

参考:看半张纸之前,他在房间里徘徊,左顾右盼,人去楼空,哀伤,留恋,显得若有所失,但又决心要忘却,因为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是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品味"决心"一词的内涵,为了忘却而忘却,往往那人那事已经刻骨铭心,无法忘却了。"决心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当他看完半张纸之后,领悟到了曾经拥有的可贵,于是他吻了这半张纸,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 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是情感的象征。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 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 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 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 他不能抛弃它, 不能忘却它, 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于是放进口袋,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 珍藏曾经拥有的幸福,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

可见,作者不仅仅是利用半张纸来来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而且通过半张纸实现主人公情绪上的转变。

这种情绪的转变和作者本人的思想观是想契合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看《全解》103页对作者经历的介绍)不幸的遭遇使他的心灵蒙上了阴影,再加上他还深受叔本华、尼采等人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以致他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看法。他曾说"人活着必遭蹂躏"。但他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因此在始终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是要经受磨难的同时,他又保持着奋发向上的力量,努力寻求生活真正的价值。这就更能体现他精神的崇高与难能可贵。

当然,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少不了深刻的主题,而深刻的主题还需要有一个好的"容器"来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