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
地理:1.2.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第2页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道大气不同圈层温度变化的原因;运动状况不同的原因;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重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学习过程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读P36图2-2-1回答问题:

探究1:(学生回答较多的是飞机飞到了云的上面。教师设问为什么下面有云雨而上面没有呢?

探究2:人造卫星为什么能安全的运行在高空大气层?而神五、神六回收舱进入大气层以后却成了大火球?阅读气温垂直变化图2-2-2,说出原因。

探究3:在"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竖起的"W"的形状。(由探究3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的温度变化取决于大气的受热状况。引出下文)。当气温垂直分布出现不同变化时,大气的运动状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又会形成怎样的天气状况,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2、大气的受热过程 根据课本图2-2-4,分析说出

探究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对当地有何影响?

探究5:大气的受热过程

探究6:解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探究7:在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上,标出长波辐射,解释保温作用的道理。

探究8根据活动题2-2-5温室保温示意图,试解释温室保温的原理

三、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