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 教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 教案(1)第2页

  朗读指导:作者欧阳修在写本文时是带着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的,对本文的情节叙述也是包含感情的,我们在朗读时须加以体会,如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充满怒气;而后表示恭敬的几句,写得是庄宗凯旋,读时应该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分别请学生朗读)。

  2.寻找并点拨重点句

   ①: 912年庄宗"系燕父子以组",一仇已报;923年"函梁君臣之首",再加916年打败耶律阿保机,三仇已报,建立后唐,当了皇帝,君临天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可以说是盛极一时,那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明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重点:系、函、入、还、告、盛、壮哉。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应该读得重一些;整句应读得激昂、振奋)(请男学生朗读)

②:庄宗926年身死国灭,仅仅三年国家就灭亡了,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庄宗亡国的?

  明确: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庄宗败绩可叹,读得低沉、缓慢、哀伤;"衰也"应拖长一些)(请女学生朗读)

然后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最后全班集体朗读。

        

小结: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㈢、重点讨论

  讨论一:庄宗灭敌立国,由弱到强,用了整整15年时间;而由盛至衰,只是短短的3年。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称帝后庄宗骄傲自满,宠爱伶人,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大肆残害忠良,离心离德。(结合课文89页相关链接)

  讨论二:欧阳修从庄宗的成败中得出了什么历史教训?

明确: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要求学生翻译,重点字词:兴,亡,于)

  ㈣、结束语设计:

问:从欧阳修的这些名言警句中你们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

(1)学习中要戒骄戒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向他人学习。

(2)要有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3)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一步登天,"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认真的去实践欧阳修的这三点要求。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