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一下十几减76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 一下十几减76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3页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 (多媒体出示口算:)

15-8= 17-8= 11-8= 13-8= 19-8=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点击算式,媒体出示答案。)

小结:计算十几减8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想加算减,或是用破十减的方法。

2、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减法。

(课件出示主题图)同学们,看!小军和菲菲在游乐园的五彩池边数金鱼,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他们高兴极了。菲菲说:"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比黑的多"小军抢着说:"不!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比红的多"他们俩越争越激烈,菲菲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你自己数数有几条红的吧!"小军说:"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算一算有几条黑的吧?"

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睛都数花了,还是没有数出来。它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啦!"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要知道黑金鱼有几条,怎样列式呢?说说为什么?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7=6(条)。

你是怎么计算出13-7的?能给小军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小组内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2.交流汇报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a. 把13分成10和3,10-7=3,3+3=6。

b.7+6=13,13-7=6。

c. 把7分成5和2,13-2=11,11-5=6。

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小军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方法,谁能帮忙解决菲菲的问题?" 13-6=?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

还可以这样算:7=6=13,13-7=6,13-6=7

渗透了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或在汇报中自由的表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掌握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1、1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小结:把一些图形分成两个部分,减去其中一部分,剩下的是另一部分,根据这样的想法,同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

2.动脑筋计算。

分组出示以下题目(课本14页做一做第2题)

a.8+9=  9+6=   7=9=

17-8= 15-9= 16-7=

17-9= 15-6= 16-9=

学生做完后,师问:"做完这些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b.8+□=11  8+□=16  6+□=15

 11-3=□  16-8=□  15-6=□

生做完后,师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3.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三的第2题。)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信息和符合信息,鼓励学生完整的叙述图意。

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计算练习(练习三的第3题)

先在小组内抢答算式的得数,再各自写出算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7、6》,知道计算十几减几仍可以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和"破十减的方法";还知道了一道减法算式可以改写成另一道对应的减法算式。这样的思想也能帮助我们计算十几减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让学生再次加深破十和想加算减的算理,让学生有意识的明白计算的多样性。并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条件。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体现。

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进行,不仅巩固了多种算法,同时使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

渗透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或在汇报中自由的表述。

学生自由表述他们的想法,一方面使他们充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明确体验到了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得到另一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