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37讲 微生物技术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单元 第37讲 微生物技术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二、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1.探究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的优势菌群

探究程序: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菌落

(1)含义:将微生物通过某种方法接种到适于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单个的菌体或孢子生长繁殖成的一个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

(2)细菌与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为:湿润、黏稠、易用接种环挑起,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酵母菌菌落外形上与细菌极为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颜色也较单调。霉菌菌落较疏松,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3)优势菌群的培养基

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高(C/N为4∶1),pH中性或微碱性(pH7.2~7.6),因此培养细菌常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酵母菌和霉菌生长所需的碳源含量高(C/N为16∶1),pH偏酸性(pH5~6),因此分离真菌常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

三、实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一)实验原理

1.分离的依据: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就是将待检测微生物样品通过划线或涂布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样品中的每一个细胞或孢子都可以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

2.纯化的依据:将单个菌落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即可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种。

(二)方法步骤

1.微生物的分离

(1)稀释: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1 mL大肠杆菌培养液,加入到盛有9 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 mL加入另一支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依次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系列稀释度的大肠杆菌稀释液。

(2)划线或涂布

①平板划线分离法:在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底,右手拿接种环,挑取大肠杆菌培养液一环在平板上划线,常用的划线方法有平行划线和连续划线两种。划线完毕后,盖上培养皿盖,做好标记。

②涂布分离法:取3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4、10-5、10-6三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相应稀释度的稀释液各0.1 mL,放入已标记好的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10 min,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3)培养:将划线或涂布接种的平板倒置于培养箱或温室中37 ℃培养16~24 h,即可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