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学案
2018-2019学年浙科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学案第3页

  实现现象1:腓肠肌收缩。

  实验现象2的图像呈现:

  

  (3)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1:刺激部位产生了神经冲动,冲动是可以传播的,当神经冲动传播到神经末梢后,再从神经末梢传到肌肉,引起肌肉的收缩。

  实验结论2:刺激坐骨神经时,产生一个负电波,负电波沿着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导。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比哪个更迅速,更准确?

  提示: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迅速,更准确,体液调节往往是在神经系统的影响下进行的。

  2.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提示: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3.直接刺激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这是否是反射?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4.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

  提示:不能。一个完整的反射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才能正常完成,大多数反射活动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神经元参与,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5.神经元功能特性的验证及分析:

  ①实验结果是什么?

  提示:a.肌肉收缩;b.电表偏转两次。

  ②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提示:刺激部位产生了神经冲动,经神经末梢传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

  

(1)静息状态时,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受刺激时,神经表面产生负电波,叫动作电位,并沿神经传导,经神经末梢传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