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苏教版 必修3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
2019-2020学年 苏教版 必修3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第2页

 (4)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浆的成分

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含有较少的蛋白质;对于其他各种成分及其含量,组织液、淋巴与血浆非常相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①渗透压

a.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表现为:

溶液中的溶质微粒数量 溶液浓度高低 溶液渗透压高低 越多 越高 越高 越少 越低 越低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与细胞外液所含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②pH: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HCO、HPO等有关,这些离子被称为缓冲物质。

③温度:人体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2.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①有利于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

②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①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②反馈调节的类型

a.正反馈调节:在机体中,当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调节作用时,输出信息会进一步增强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