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第2页

四、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①研究内容: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②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六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五、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第一点, 他们的房屋是"营垒式"的。

第二点, 他们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别,如橘瓣状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样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

第三点, 他们土楼围成的圆形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第四点, 他们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贫富与贵贱,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表格:

  位置 浓绿的竹林中

  独特的作用 防酷暑和湿气

  特殊的材料 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用瓦顶

  奇特的结构 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楼上进门是一间宽大的堂屋,两侧是用木板和竹蔑隔成的卧室

  文化特征 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团结和睦

  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可以看出傣家竹楼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

  师:哦,文中有一个词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傣家人的文化特征。"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傣家竹楼的体现。

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