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第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变革的表现,体现出的特点。

  2.了解西方饮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情况。

  3.掌握西方建筑艺术的传入及与中国建筑艺术的融合情况。

  4.了解近代以来社会礼仪、婚俗、葬俗及其他风俗的变化。

  5.探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主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2.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2.通过对近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变化的认识,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传统与革新并存、中西并存的特点,认识到社会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既要兼容并包,又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

  重难点分析

  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