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3-1 第三章 第一、二节 我们周围的磁现象 认识磁场 学案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3-1                 第三章  第一、二节  我们周围的磁现象 认识磁场  学案第3页

  

  四、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法国学者安培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N极和S极。

  

  图3­1­1

  2.用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体的形成

  (1)磁化:一根铁棒,在未被磁化的时候,内部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图3­1­2甲),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界不显磁性。当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图3­1­2乙),铁棒被磁化,两端对外界显示出较强的磁作用,形成磁极。

  (2)消磁: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的敲击会失去磁性。这是因为在激烈的热运动或机械振动的影响下,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得杂乱了。

  

  图3­1­2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虽然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2)磁体与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3)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4)磁感线的方向是从N极指向S极。(×)

  (5)地球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间存在一个磁偏角。(√)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司南"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提示:根据磁体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特征以及地磁场的分布。

(2)为什么磁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