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3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4 专题3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案第2页

 (1) CH3COOH NH3•H2O H2CO3 H2SO4

   (2)NaHSO4①溶液中 ②熔化时 NaHCO3①溶液中 ②熔化时

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当弱电解质电离

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

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三、电离平衡的特征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因此同样具有" "、" "、" "、" "的特征。

四、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电离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

  HA H+ + A-

 

 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 (填"大"或"小");

(3)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a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b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a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Kb越大,弱碱的碱性越强。多元弱酸是分布电离的,每一级电离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a1、Ka2等表示),且电离平衡常数逐级减小。

2.电离度

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一般而言,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五、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移,电离度增大。

     即稀释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思考:此规律用电离平衡常数如何解释?

2.温度:因为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温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3.加入其它电解质

(1)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同的离子,电离平衡 移动,电离度 ;

(2)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离子,电离平衡 移动,电离度 。

思考1:0.1mol/L CH3COOHCH3COO- + H+

平衡移动 H+数目 C(H+) C(CH3COO-) 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度 溶液的导电能力 NaOH(s)

HCl(g) Na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