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教案第5页

 交流:把8个桃按几个小朋友平均分的?

接下来你是怎样务的?

提问: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2)明晰分法。

提问:刚才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按2份平均分)

说明: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要平均分成2份.所以先摆小棒或画圈确定分2份,再按2份平均分。

小朋友按2份平均分的分法有一些不同,有的每份先分1个,有的每份先分2个......再把剩下的这样分完;也有的每份一次分4个,刚好分完。过程不同,但都是按2份分,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引导:想一想,每次摆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把每份个数分得一样多呢?

演示、操作,统一方法:刚才小朋友的分法,都是按2份分,做到了每份同样多。现在请小朋友再跟老师一起分一分:8个桃要按2份平均分,先确定分的份数是2份;为了保证每份分得同样多,可以这样分:每份先分1个,接着每份再分1个......现在正好分完。

提问:8个桃按2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

(3)回顾小结。

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分法,把8个桃按几份平均分的?我们是怎样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说明:今天把8个桃平均分是这样分的:按指定的2份平均分,分完后看到每份分得4个。

启发: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分法,和前面学的"按每几个一份地分"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说明:今天学习的平均分,先确定好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

是每份分得几个;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是先确定好每几个一份,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说说题意。

提问: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要确定好几份来分,能看出怎样的结果?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小朋友能分吗?请小朋友先想好每次分成几份,再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看每份几根,并且记录下来:平均分成( )份,每份( )根。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教师画圈或横线表示份数),明确各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根,并板书。

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按2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6根);第二次按3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4根);第三次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3根)。你觉得这里平均分都是按什么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板书: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 )个] 让学生一齐说一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平均分另一种分法。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今天是先看清要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