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5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5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略;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相持阶段

  ①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②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战场,派远征军到缅甸作战。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4.历史意义

  (1)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世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二、解放战争

  1.背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失败。

  (1)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2.过程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

  ①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采取运动战方式,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被消灭。

  ④渡江战役(1949年4月):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解放南京。

  3.意义

  (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世界: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想一想

  1.抗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困境,必须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