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三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三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

  2.特点: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材料一]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对外开放的地点和范围,体现了开放过程的特点。

  [提示] 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2)分析材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你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