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第三 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学案+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 第三 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学案+Word版含解析第3页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

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

  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μ=α=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

【知识拓展】 1.傅科摆实验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为证明地球自转所设计的一种摆,称为傅科摆。傅科摆绳长67米,绳端摆锤重27公斤,这种摆自由摆动时间较长,便于人们观察。摆下有一个有刻度的圆盘,盘上刻有通过圆心的直线。静止时,摆锤正中应对准盘的圆心,观察时先确定盘中某一直线与通过圆心的子午线重合,然后推动摆锤沿子午线方向作南北方向运动。过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摆动方向偏离了子午线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

转,时间越长,偏转的角度越大。摆开始动以后,除重力外,没有受其他力的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的方向是应该不变的;但摆却偏转了。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缘故。我们站在地球上,随着地球一起自转,感觉不到子午线的方向在变化,反而觉得是摆在偏转。假若傅科摆在北极,以极点为圆盘的中心,转一周为24小时,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