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案第3页

类别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两弹一星"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 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载人航天 2003年 "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农业技术 1973年 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对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紧缺发挥重要作用 计算

机 1983年 "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我国首次研制出每秒运算上亿次的计算机 生物

技术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   【例4】 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解析: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敌视新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在此背景下,为增强国防实力,中国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答案:C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取得成就的因素

  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②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⑤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5.全面认识我国发展核技术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的垄断,中国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影响: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它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3)我国对使用核技术的立场

  ①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

  ②我国重视和平利用核技术,造福人类。如先后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例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请完成: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2)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发展核技术的目的和在使用核武器上的原则立场。第(1)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