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1课 为政以德 作业
2018-2019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1课 为政以德  作业第3页

  7.孔子"作揖行礼"的形象曾以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孔子的动漫形象就是取材于右边这幅孔子作揖行礼图。请结合你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理解,用简洁的词句描述右图中孔子肖像的外形特点并指出其文化内涵,然后对孔子形象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一事加以点评。(4分)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特点:图中的孔子,慈眉善目,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1分)

  (2) 内涵:孔子作揖表现出谦恭礼让,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与"和"的精神。(1分,其实质是"谦恭礼让""仁慈和蔼")

  (3) 点评:表明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世界对孔子思想的认同感日渐加深。(从肯定中国政府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举措的角度,从美国民众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的角度点评皆可,只要答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一核心即可,2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这期间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周国以及所有的诸侯邦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这一时期,即可称为第一次"文化断层"时期。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辽东,灭齐,中国统一,这期间又是两百多年,孔孟思想虽没有灭迹,但也少有人传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对这些思想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便是第二次"文化断层"。

到宋朝,公元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发现了儒、道、佛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在董仲舒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糅释、道入儒,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朱学巩固起来,作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政治文化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对孔孟思想起了变异的作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