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A版素材政治选修三第四专题第三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素材政治选修三第四专题第三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2页

  奴隶阶级并没有任何民主权力,这就是奴隶制度下代议制的局限性。

  13世纪英国出现著名的"大会议"和"模范会议"的代议制形式,中世纪一些欧洲封建城市共和国相继采取的代议制的内容和形式,如法国的"三级会议",德国的"帝国议会",但是这些代议制形式多于内容,本质上还是封建专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代议制度,或者说,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近代意义上的代议制度起源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产生的封建等级代表会议,与内阁制相结合而正式确立,进而形成了凌驾于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这种议会制被其他国家认可且迅速传播和效仿。

  代议民主制产生的背景

  如果说17、18世纪政治学的使命主要是在彻底批判专制及其政治学说的基础上阐述民主制度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原则,那么,从19世纪以来,随着革命的完成,政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探索国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府形式,才能更有利于政治管理。显然,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纯粹依靠以往那些抽象的理念如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原则,而必须创立一些新的更具体的政治理论,以用来指导民主国家的政治实践。代议制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中国的代议制

  在漫长的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里,一直是专制政治。代议制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晚清"君主立宪"时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

  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寻找救亡图存之道。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代议制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

  戊戌变法是代议制思想在中国的最初尝试。维新派的失败,表明代议制在中国施行的条件并不具备。

  在代议制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仁人志士劝说慈禧推行代议制,清王朝在其灭亡前的最后十年也开展了多次"立宪"活动,并草创代议机关。1908年8月,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但其根本思想只是为了维护大清皇权,而不是真正的民主。皇权独专,权贵抵制,代议制无法运行。

  中华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1日至4月2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