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讲义:第8课 小狗包弟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讲义:第8课 小狗包弟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2.背景资料

  

  

"文革"结束后,巴金开始创作《随想录》。首先在香港《大公报》上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