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岳麓版)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岳麓版)第5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13、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1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

A、都承认或允许私有经济存在 B、都涉及政治体制改革

C、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 D、在经济领域改革的侧重点一样

1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17、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斯大林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三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中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请回答:(1)材料一中,《共产党宣言》的主张是什么?

主张: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方式: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有何作用?

用和平的方式;

作用: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

(4)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有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在实践中,必须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19、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