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教案第3页

是呀,就像同学们所说的,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繁华热闹的租界,这就是一边灯红酒绿,一边衣衫褴褛的租界,这就是外国人横行霸道,中国人却无处说理的租界。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刚才联系上下文就读懂了"租界"这个词语。

三 探究文本

在中国的土地上,美、英、法、德、日这些国家可以随便圈划出属于他们的租界,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中华不振)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中华不振"?找一找,划一划,可以把你的感受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周恩来初到沈阳,耳闻到什么?来到租界又目睹到了什么呢?

(一) 耳闻"中华不振"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指导读:告诫和无奈

周恩来除了耳闻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外,还目睹了中华不振。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二)目睹"中华不振"

出示: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1、指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2、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画面

3、再默读这段话,请你走进刚才的画面,假如你就是一名围观的群众,能说说你看到这一切的感受吗?

(一)谈到妇女、洋人:可怜,让人同情。

师:失去亲人,无处说理,,却还要被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伤心、难过、委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我听出了你对妇女的同情,谁想再读,希望你能替她来控诉这不公的世道。

(二)谈到巡警:可恶、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