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年道德与法治八上教案第十课第2课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人教部编版2018年道德与法治八上教案第十课第2课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第2页

  1.阅读教材P108"探究与分享"

  2.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

  提示: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3.你还能说出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吗?简述其中几个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的贵州遵义老支书;谢海华、谢芳--30载濡沫相惜的"中国好人"; 王珏(兰小草)--海岛医生匿名捐款15年;刘锐--守卫祖国海疆的轰6K"超大胆"机长;西藏玉麦人--半个多世纪坚守祖国雪域边陲;杨科璋--五楼坠落仍紧抱孩子的烈火英雄等等。

  4.了解先进人物事迹,说说你的感想。

  教师总结: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目标导学二:实干创造未来

  活动一:实干实现中国梦(多媒体展示材料--宁允展:研磨高铁的毫厘之间)

  精益求精,是宁允展对技艺的不懈追求。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1100余列高速动车组,在祖国大地安全飞驰17亿多公里。

  扎根一线26年,宁允展有着与很多人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追求极致,追求完美,正是有了一个个高铁人的匠心凝聚,中国高铁才能后来居上,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国创造,让中国收获全球敬意。

  1.宁允展和他的工作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提示:精益求精、团结协作、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等。

  2.怎样理解工匠精神?

  提示: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3.他们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实干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活动二:辩论--"书本知识与实践谁重要"

  1.阅读教材P110"探究与分享"

  2.学生分两组进行讨论

  3.展示双方观点

  甲方观点: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乙方观点:实践更重要。

  教师归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书本知识应与实践结合起来,现在这个阶段以学书本知识为主,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活动三:培养科学精神(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英文缩写:CASTIC)。创立于1982年,开始是每两年一届,而后改为每年一届。它是一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