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
九上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1.用谜语引入新课主题:有一种物质你摸不到、看不到、也抓不住,但是我们却时刻离不开它。请这种物质是什么?

  想一想 2.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2.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物质--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

  阅读:课本第22页。

  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过渡:现在,我们对空气的组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就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或做钟罩实验)

  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思考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4.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思考】1.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思考】2.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