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第2页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 解释个别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