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上册地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上册地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设计第3页

2012年自然灾害经济损失

危害大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中国水灾频次分布图

发生频率高

【归纳总结】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多和我国复杂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让学生用地理语言描述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老师在PPT上展示

培养读图能力

强调规范的读图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运用地理语言描述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归纳总结是对上述讨论的梳理,有利于学生记忆

环节四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在本章的第一节到第三节我们讲述了我国的地形和地势、气候和河流,我们就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一起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

【看图】

教师先后展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图和我国气候类型图

【提问】

1.气象灾害多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3.我国东部有哪些气候类型?

4.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

5.我国的海陆位置是怎样?

【教师总结】

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冬季南北温差大,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我国东临太平洋,中低纬度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常常造成水灾、风灾

【讨论】

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区的形成原因

1.分析这个问题时,除了本节教材中的地图以外,我们还需要查阅哪些地图?

2.据图进行分析、归纳

【教师总结】

我们运用了"中国地形图""板块构造图""气候类型图"等地图。我国山区面积占2/3,地势起伏大,地形类型复杂,地表崎岖。东部沿海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受季风气候控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并思考

回答问题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提高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