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劝学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劝学 教案2第3页

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都的重要性) (开卷有益) 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成长。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④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腹有读书气自华) ⑤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⑥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6.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①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论议"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7.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区别: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8.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方仲永幼年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