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共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共一课时)第2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二、板书课题,读题。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指名分节朗读。

  4、解释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

  四、激情促读,解决问题

  观察、读文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

  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

  五、研读证据,探究过程

  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六、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

  2、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七、课堂总结

  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

  八、布置作业

  A类:完成练习题,并完成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B类:完成练习题,并把文中喜欢的句子抄入"采集本"。

  C类:完成练习题,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提出假说--认真观察

善于发现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