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九年级化学全册《§4.2.2化学方程式》学案(沪教版)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九年级化学全册《§4.2.2化学方程式》学案(沪教版)第2页

  1)下列三种方法都表示氢气燃烧的反应,你认为哪种方式能简便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_______.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氢气 + 氧气 ---- 水

  ③2 H2 + O2-- 2H2O

  像③式这样用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1.用化学式正确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之间用____连接,生成物之间用_____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_____连接。

2.在化学式正前方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最小公倍数、观察法配平)

  ①最小公倍数法:

  A、求最小公倍数:找出一种在方程式两边分别只出现一次且数目不等的原子(或原子团),求出它在方程式两边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将求得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个数,就得到化学式的系数(即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添加系数后引起哪种元素的原子数目变化,就顺次配平哪种元素的原子。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P+O2P2O5

  第一步:找出氧原子"2""5"的最小公倍数是10

  第二步:求出O2的系数是"5",求出P2O5的系数是"2"

  第三步:P2O5的系数引起了磷原子数的变为"4"将方程式两边磷原子个数配平。

②观察法: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开始,从中找出一种在方程式两边分别只出现一次且数目不等的原子(或原子团),用最小公倍数法,求出这两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在选取所配平的对象是,应先配平化合物中的原子,再配平单质中的原子。

  例如:配平方程式H2O + Fe -- Fe3O4 + H2↑

第一步:首选Fe3O4中O进行配平

4H2O + Fe -- Fe3O4 + H2↑

  第二步:H2O前加系数引起H个数变化,相继配平H。

4H2O + Fe --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Fe

4H2O + 3Fe -- Fe3O4 + 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