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第2页



 2、重整国政

  1)洪秀全掌握朝政大权,封洪仁玕任干王总理朝政;李秀成为忠王,陈玉成为英王指挥军事。

  2)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不利的局面。

 3)《资政新篇》 :洪仁玕编写,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的主张。但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

 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1862年9月,慈溪的战斗中,将领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击毙洋枪队首领华尔,严惩洋枪队。

4、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挥师救援。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号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五、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使中国的半殖民化进一步加深。

六、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七、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1、无法提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3、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归根到底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资料延伸:1、太平天国虽然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运动,

       但并没有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

     2、太平军是头裹红布的所以被称为"红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