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4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4第5页



放出材料 材料八: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直到70年代,这个厂已能制造小火轮船,不过其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小火轮船的发动机系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后,因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九:天津李福明开设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帽子,"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

根据材料得出:

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④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的特点 )

所以,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富强;封建主义也设置重重障碍,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股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遭遇重重压迫的民族主义力量,注定是不能拯救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之下的近代中国了。(多余?)

课堂小结:

从19世纪40年代始,这一课中,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动一: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

变动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变动三:洋务经济出现

变动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