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蜀相》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蜀相》教案第3页

 2、交流诗意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问题:第一联写作上有何特色?

  解答:这一联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寻"表现出他的向往之情,终于看到一片翠柏,那就是蜀相诸葛武侯祠庙所在了。这一联开门见山,一问一答,人、事、时、地、悉被写清。而不显呆板,本诗题为"蜀相"而非"丞相祠堂"可知意在人而不在祠,然又分明自祠入笔;是因武侯祠而思蜀相,合情合理。

  问题:第二联中"自"、"空"如何理解?

  解答:第二联写祠中之景。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感叹。"自"与"空"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问题:一、二联是什么关系?

  解答:由向往而能得见,自远望而及近观,从寻觅而至入庙。合起来,描写出祠堂内外的景色。

  第二部分(后两联,即颈联和尾联):写谒武侯庙之所感,是主旨所在。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此诗句中景与情有何关系?

  明确:"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这二字修饰,而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他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好听,可有谁听呢?由此自然而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自--青草自绿,无人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