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2课 故都的秋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2课 故都的秋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相关知识

  听人说郁达夫

  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大喊过爱的饥饿,反抗压在青年们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狡诈、贫困的旧时代。他从不同流合污,只是面对严酷的现实,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绝望颓唐之情不断来冲袭他。然而,作为抗菌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又不断地诱导他穿过沼泽,走向坚实。

  --刘海粟《漫论郁达夫》

  英国的加莱尔说过"";我们今天失掉了郁达夫,我们应该要日本的全部法西斯头子偿命!

  --郭沫若

  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真挚,似乎还有一个极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有人批评他用语有时未免繁琐和重复,其实这是他内心袒露所必需的一种表达。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易森《郁达夫,一个不该被冷落的名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郁达夫曾说自己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的悲剧",但知识、不服输的气节和亲人的疼爱,偏让这出悲剧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