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政治高考复习专题三:走进国际社会模板
2010政治高考复习专题三:走进国际社会模板第4页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4、(全国卷Ⅰ35).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2025.5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这表明

①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②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

③东盟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④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09四川卷29). 进入新世纪以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逐渐称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统计显示,四国目前所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至21.4%。有组织预计,2009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

上述事实表明

A.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 南北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最突出的问题

C.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D.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演进

6、(2009重庆卷2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研制大型飞机纳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为此,国家转变体制机制,坚持自主研发,加强国际合作,优化整合全球资源,成立了国家控股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大型飞机的研制进入实体操作阶段。回答27题。研制大型飞机的决策和实施体现了

  ①国家的政治职能   ②国家的对外职能 ③综合国力中的政治力  ④综合国力中的科技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08天津卷35)《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相关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这完成减排指标,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减排份额交易机制。发达国家从中可获得投资收益和减排份额;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获得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节能减排。这表明

 A.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B. 开展国际竞争,有利于形成多样化格局

 C.各种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 D.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8.(2008北京卷3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有,一个企业和私大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2008重庆卷35)近年来,我国领导人频繁出该拉美、非洲、中东地区、我国与阿拉伯国宵、非洲、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建立多种合作论坛。至2007年底,这国参加了120多个国际组织,在多国富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08宁夏卷39)(36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2)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

①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