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必修4 1.1周期现象 教案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必修4 1.1周期现象 教案第2页

 ③如何画出"散点图"?

④如何理解"散点图"?图1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节的相关内容,并思考理解周期现象的数学含义,理解周期现象中两个量的变化与函数中两个量的变化联系,尝试着用函数的视角来分析并解释周期现象.例如:对于函数f(x),自变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定值(这样的定值可以有很多个),函数值就重复出现,这样的函数我们就叫做周期函数.

课本中的潮汐现象已经给出了相关数据(实际操作中学生应学会自己采集相关数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发现规律,比如重复出现的几个数据.

指导学生根据散点图中点的位置排列,进一步理解周期现象的含义以及散点图中横、纵坐标表示的量.当潮汐发生时,水的深度会产生周期性变化,为了研究水深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函数.例如,确定一个位置,考察该处水深H和时间t的关系,那么H就是t的函数.

  下表是某港口在某一天水深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表,通过表中数据,我们来研究H(t)这个函数.

时刻 水深/m 时刻 水深/m 时刻 水深/m 1:00 5.0 9:00 2.5 17:00 6.2 2:00 6.2 10:00 2.7 18:00 5.3 3:00 7.5 11:00 3.5 19:00 4.1 4:00 7.3 12:00 4.4 20:00 3.1 5:00 6.2 13:00 5.0 21:00 2.5 6:00 5.3 14:00 6.2 22:00 2.7 7:00 4.1 15:00 7.5 23:00 3.5 8:00 3.1 16:00 7.3 24:00 4.4 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坐标纸上可以作出水深H与时间t关系的散点图(如图1).

图1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并结合实例与学生进一步探究、升华周期现象,丰富学生对周期现象的感知.例如:

实例1.让学生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片),并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千米,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利用课件,让学生看看潮水,听听潮声,感受一下钱塘江潮的宏伟气势.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师生讨论总结得出: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是一种周期现象.

实例2.大海富饶、美丽、,博大、宽广,壮丽的海上日出,美丽的神话传说唤起了人们对海的向往.众所周知,海水受月亮、太阳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现象.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大约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潮水会涨落两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刚刚学到的周期现象.人们根据海水的这一规律,在通常情况下,航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这是人们充分利用周期规律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