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图片两组 教案(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图片两组 教案(3)第3页

           妈妈,你在哪里? (投影)

  这是1937年日军轰炸上海时的一幅图片。随着隆隆的飞机声渐渐消逝,火车南站霎时成了一堆废墟:远处的天桥噼里啪啦地燃烧着,随时有倒塌的危险;遍地血肉模糊的尸体连成了一片血的海洋,仿佛在控诉着日本法西斯的滔天罪行!炸毁的铁轨上,坐着一个只有1岁左右的小男孩,他满身鲜血,正孤独无助地声嘶力竭地哀号着:妈妈,你在哪里?回应他的只有死的沉寂!

  

2、教师示范性朗读为第一幅图片配写的标题和解说词。

四、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分组鉴赏解读其他图片。

1、任务:第一组图片中第二、三两幅分别由第一、二组同学完成,

第四幅由三、四两组同学共同完成。

2、写之前请看友情提示:(投影)

  强调解说词的构成(写解说词):

(1)一般首先要结合拍摄背景及画面图景,对它作一个整体介绍。画面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背景和主体、远景和近景要介绍清楚。

(2)对画面的重心比如一些细节要展开想象有重点地进行描写,既做到合情合理,又要力争能打动人心。

(3)最后要有一两句议论抒情,揭示主旨。

3、时间:6分钟(投影):

 流程: 了解背景-- 读图--感悟--想象--深思--拟写标题和解说词

 构成: 背景和主体 远景和近景 细节和特写 取材和意图

 方法: 观察和想象 鉴赏和表达

  (写后交流方法:六人/四人小组交流,选择一人执笔,大家互相交流补充,最后,选定一代表在班上交流、互评,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一)图四

师生点评角度:

(1)注意按顺序介绍,先背景后主体。

(2)环境气氛的渲染。(美景反衬哀情,灿烂温暖的阳光与死寂沉沉的大道对比)

(3)人物描写有一定的感染力。(对尸体的描写:外貌:衣不蔽体、血迹斑斑。神态:恐惧、绝望。对孩子的描写:眼神:冷漠、无所谓。步伐:从容、悠闲。)

(4)准确把握了摄影者的拍摄意图。

  --控诉他们对生命的践踏。(有形的,看得见的)

  --控诉他们对儿童造成的精神上的伤害。(想象的 无形的,影响深远的 )

点评预案补充:

你们看出了孩子什么样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