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6第2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6第2课 罗斯福新政 学案第2页

一、罗斯福新政产生的原因

①社会、经济危机严重,自由主义破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 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②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总统。

③凯恩斯主义兴起,借鉴了斯大林模式: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整顿 、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目的: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②调节农业生产 :《农业调整法》,减产保价。

③调节工业生产:《 》(目的: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 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要求各工业部门规定生产规模和价格,以实现"工业和平",消除生产过剩。

④保护劳工权利:《 》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⑤实行社会 (建立 )和以工代赈,兴办 : (目的:扩大就业和市场,以消除经济危机)

三、作用

①成效显著。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经济逐渐恢复繁荣,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广大民众从中获得了一些好处。

②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的动荡,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保留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为美国投入二战及战后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二战后,新政式的调整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但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滞胀" 状态。 1、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探究: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五、预习思考

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2、右图(田纳西流域水利工程)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