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2第2页

1、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

古:到了 (至:动词"到",于:介词)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大方:

古:深明大义的人,或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3)河:

古:特指黄河。

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2、通假字

不辩牛马(辩,通"辨")

拘于虚也(虚,通"墟")

人卒九州(卒,通"萃")

豪末之在于马体(豪,通"毫")

3、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3)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4)东面而视(东,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名词做动词,面对)

(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仪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6)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形容词作动词,满足,夸耀。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

(7)号物之数谓之万(名词作动词,号称)

4、多义词

⑴东面而视(面对) ⑵野语有之曰(话语) ⑶不可为量数(计算)

旋其面目(脸面) 仲尼语之以为博(谈论) 号物之数谓之万(数量)

⑷拘于虚也(墟) ⑸且夫我尝闻(听说)

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减少) 少仲尼之闻(懂得的东西)

5、文言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判断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被动句。)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

6、固定格式: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