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 教案第3页

923年(38岁),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926年(41岁),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被动)

庄宗得天下用了15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3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2)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告:祭告,祷告。

盛:装。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装着,动词。

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3)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夜,东:名作状。夜:在夜间。// 东:向东。

②"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4)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